康复童行|康复临床中,集体课应该怎么做?
总是听很多家长都说,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没有规则意识、不模仿、不能安坐、不回应...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好多家长认为“我们的孩子不需要集体课,幼儿园都有,上个训课就可以了”其实我们孩子回归社会成为社会人的轨迹就是:个训--集体课--家庭--社会,这几个过程相互交叉,但很明显,集体课是孩子走向康复回归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
1
什么是集体课
集体课是集认知、社交、理解、沟通、语言表达等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提升课,几乎每个康复患儿进入社会之前都要经历“训课→集体课→家庭→社会”这样几个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集体课是连接康复个训课与校园、社会生活良好的桥梁。
2
什么样的孩⼦适合上集体课?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脑瘫、多动症、感统失调、语⾔发育迟缓、社交交往障碍等患⼉都需要集体环境来学会合作、帮助和互动。
3
为什么要注重集体课?
1、建立集体规则和意识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掌握,因此对于只有模仿能力,不会交流、不听从指令、不会关注和分享、不遵守社会规则的孩子来说,我们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以致用的空间,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则。
2、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由于特殊儿童认知、理解、沟通水平相对正常同龄孩子低,要融入社会,就需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习交往技巧。因此我在集体课中,会教授一些基本的人物交往方式,如问好、打招呼、如何交朋友等等。同时,更加注重孩子的关注、共情、倾听、分享能力。
3、提高动作计划和协调组织能力
通过集体课,增强儿童的动作计划和行动组织力,即儿童在掌握某些动作之后,要自行根据当前的人、物、环境来计划连串的动作去达到目的的能力。例如,与同伴合作一起整理地上的玩具,在集体的活动中,能够与别人合作、互动或竞争完成活动。
4、泛化个训课和练习技能
集体课和个训课的不同点在于教学目标、侧重点的不同。个训课是学习技能,而集体课是对这些技能进行泛化和练习。比如我们将平时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中学习到的生活技能运用到集体生活中,从而使儿童在入学后能够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
4
康复临床中,集体课应该怎么做?
在康复训练中,集体课和个训课要兼而有之。对孩子来说,个训课和集体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个多方合作的过程,孩子、老师、家长分别代表了个人、学校和家庭,而集体游戏中要培养的则是孩子在未来社会环境中需要的常规意识、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这样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明白社会的常规,学会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良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康复社说:显然,集体课对儿童走向康复和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集体课程,孩子们可以从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行为能力三方面获得切实而显著地提升。在生活中泛化,是自闭症儿童进步与发展以及教学全过程的最终目的。
编辑排版/y
来源/网络
注:内容有异议者请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