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头条:康复类疾病住院按床日付费试点开展;全国医院开始储备这些设备(含康复);新思路:中西医结合助康复;康复辅具免费上门配置啦
国际康复新闻
01
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首批学员结业
新华社哈拉雷12月12日电 中国国家卫健委援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人才项目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人才培训班首批10名当地学员12日获得结业证书。
当天,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行的结业典礼上,身着中国武术服装的当地学员在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主任朱伟带领下,为与会来宾表演了八段锦。这批学员经过为期4个多月的中医针灸理论、针灸推拿实践操作、临床实习培训和笔试,顺利结业。
据了解,不少津巴布韦民众生病时选择针灸作为治疗手段。自2021年9月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开业以来,有5000多名当地民众接受了针灸治疗。
02
日本社保改革讨论收尾:或将上调75岁以上老年人公共医疗保险费,扩充儿童补贴等
共同社12月14日报道,日本14日召开了专家组成的“全年龄层型社会保障构筑会议”。为应对快速加剧的少子老龄化,会议讨论了包括75岁以上老年人公共医疗保险费上调、未来扩充儿童补贴等的制度改革报告。协调工作已进入尾声,最快将于16日敲定。
迄今的报告草案写进了创设针对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的育儿支援补贴等。吸取新冠疫情的教训,还要求尽快完善关于“固定医生”的制度。关于护理保险制度,草案仅写入“将不断调整负担和补贴”。
03
德国已有5万人掌握中医治疗!第二届中德中医药大会举行
12月8日,第二届中德中医药大会正式开幕。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中医院与DCG-Health(德中医疗健康管理协会)联合主办。
本届中德中医药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分为中国主会场及柏林分会场,围绕“传承精华,互鉴共享”的主题,在3天的会议议程中,中德两国相关专家将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多层级的对话。
目前德国有超过5万人掌握中医治疗,超过2万人可以从事针灸治疗,中医已成为德国乃至欧洲越来越受欢迎的治疗方式。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04
第七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召开
12月12日,第七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旨在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迎来的中医药发展新机遇,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助推广西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中医药开放发展,加强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医药合作交流。
该论坛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论坛以“抢抓RCEP机遇,促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RCEP下的传统医药发展研究、传统医药资源保护与服务贸易以及传统医药文化、技法与传统医药疫情防控经验等议题开展讨论,邀请了中国和东盟国家传统医药官员、专家学者、传统医药界代表等,以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参加。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国内康复新闻
05
第十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第五届世界中联小儿脑瘫诊疗与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论坛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儿童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内外前沿进展,学习儿童康复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康复医疗水平,加强学科间及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康复事业发展。拟于2023年6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第十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第五届世界中联小儿脑瘫诊疗与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论坛。会议将邀请国际残疾儿童学会联盟主席Christine Imms教授和国内外儿童康复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莅临本次大会,聚焦脑性瘫痪、孤独症谱系障碍和智力发育障碍等最新循证指南以及儿童常见疾病康复、重症康复、早期干预等热点、难点;疾病谱系改变导致的儿童发育障碍与精神行为问题的康复理念和思路;医教结合与融合教育、社区家庭干预等大康复措施的实践,以及新型大数据云平台信息技术在儿童康复评估与治疗领域的应用等国内外儿童康复领域前沿进展进行交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06
关于举办第五届“一带一路”中部康复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国际康复设备博览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发展中部地区公共卫生康复体系,推动中部康复医疗事业高效发展,提升康复医疗行业服务水平,推进中部地区康复事业共同进步,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2022年度学术活动计划,定于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在河南安阳举办第五届“一带一路”中部康复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国际康复设备博览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07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召开
12月9—1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办,甘肃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甘肃省心理卫生中心、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暨2022年甘肃省行为及精神医学学术年会”在线召开。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姜永茂,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唐芹,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季建林,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处长白育萍,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甘肃省医学会副秘书长苏军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周文策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并讲话。
本次大会以“行为决定健康,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行为医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相聚云端,介绍国内外行为医学的最新进展,交流和展示行为医学各领域的前沿成果,共同探讨和展望行为医学的发展前景。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08
第五届国际言语语言病理学高峰论坛顺利开幕
2022年12月10日,第五届国际言语语言病理学高峰论坛拉开帷幕。本届论坛由湖南省康复医学会主办,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言语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办,在助言语言病理学学院协办。72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近2000位国内言语治疗师,通过线上视频形式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本次会议聚焦言语语言病理学领域的现状与发展、临床经验、前沿科技成果、相关学术问题等,为国内外言语治疗师提供了一次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机会。通过这次会议,与会人员都获得了新知识、新思想、新启发,将更好地在言语语言病理学领域发挥作用。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09
关于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
为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工作,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在农村地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提升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监测作用,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制定本方案。
其中,方案要求,县域医疗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要在12月底实现以下目标,“综合ICU设备配置参考标准”中,包括“康复训练车”。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10
针对买药难、医疗资源紧张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回应!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提出七条举措。
关于缓解买药难题,一是聚焦重点,全力以赴保障稳产达产。二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扩能扩产。三是精准投放,确保重点人群用药需求。
关于医疗资源紧张,首先,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供给。第二条措施就是推动分级诊疗。第三方面的措施是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第四方面,不断优化发热门诊、普通门诊,以及住院就医的流程。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11
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工作会顺利召开
2022年12月6日—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器械标管中心)组织召开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工作视频会议。
立项工作会充分听取了各医疗器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和技术归口单位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168个项目立项申请的汇报,来自医疗器械监管、审评、核查及标准化等方面的专家,结合立项申请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立项原则,经充分研讨并达成了一致性意见,确定了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建议立项项目。
本次会议为科学、规范开展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推进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12
医工人才培养与数字医学进展——“2021年度中国医学工程学领域十大进展”学术巡讲活动第七期成功举办
12月12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举办的“2021年度中国医学工程学领域十大进展”系列学术巡讲活动第七期“医工人才培养与数字医学进展”在线上成功召开。会议开放了双语通道,邀请了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就医工人才培养和数字医学等话题展开研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临床工程部前任主席、国际临床工程联盟创始人之一Tom Judd,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斌,分会秘书长郑焜担任本期会议主席。
通过这七期学术巡讲活动,全国医工同仁对医疗器械临床评价与监管、集采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下医用耗材管理、高端放射影像装备技术与应用、医疗装备标准与智能化管理、高端手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技术成果转化与国产体外膜肺氧合(ECMO)、医工人才培养与数字医学等领域的进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专家们纷纷表示从巡讲活动中受益匪浅。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全文)
国内康复活动
13
2022中国老龄志愿与公益服务高峰论坛在云端召开
上一篇: 康复童行|康复临床中,集体课应该怎么做? 下一篇: 康复童行|孩子口齿不清,多做口肌训练就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