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探讨
1给患者做运动
(1)要经常观测患者的一般状况:可以在安静时及运动中观察,重点注意有无气喘、胸痛、冷汗、脸色发白或发红、头晕、呕吐、大汗等。若有症状,立即休息,缓解后再给予更多辅助及更小强度进行活动,最好与医师咨询后再决定如何活动。(2)要经常观测患者的脉搏的速度及节律:先监测安静时的脉搏,再监测运动中及运动后的脉搏。脉搏变化更容易反映心脏的情况,通过监测可明确患者的耐受程度。正常范围在60~90次/分。一般的运动中升高20次/分,休养2分钟恢复至安静时的数值为好。若做步行及上楼梯时,控制脉搏在120次/分以内为好。若心率、脉率过快,或有心律不齐、脉律不齐,则向医师咨询后再进行运动。
2采取仰卧位
让患者头位于枕头上,脸处于正中位,躯干平展,在患侧的臀部至大腿下方垫放一个长条枕,防止患侧髋关节外旋,髋关节长期外旋或向外固定后,易导致今后步行时呈外旋步态。在患侧肩胛骨下方放一个枕头,使肩部上抬,并使肘部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开,手中不要握东西。患侧下肢伸展,可在膝下放-/l,枕头,形成膝关节屈曲,足底不接触物品,可用床架支撑被褥。下肢呈屈曲倾向的患者,则膝关节下不要放小枕头。发病早期可采用以上卧位,随着身体运动功能不断恢复,可逐步调整,采用方便舒适些的卧位。但对于运动功能恢复较差,或长期卧床者,可向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请教指导。对于踝关节有痉挛加重,关节变形倾向的,可采用矫形器治疗。也可利用手夹板帮助保持手的良好姿位。
床上良好姿位在患者处于卧床期及长期卧床时,。非常重要。患者离床运动后,更要注重诱发运动,促进基本动作恢复。
3对脑卒中患者心理治疗
家里有了卧床不起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很重要的。对卧床不起的人的照料应该由家庭成员来分担,这不仅是监护人减轻工作量的需要,也是卧床不起者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卧床不起者起居不便,一切都靠人照料,如果监护人的态度不端正,卧床者的痛苦感、孤独感会日趋加重,导致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相反,全家都慰以同情,热情伸手帮助照料,有助于卧床者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鼓起重新站起来生活的勇气。
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功能,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和康复的治疗师的工作。家属应在经济上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同时应当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关怀和帮助患者,使其建立起战胜疾病、尽快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