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 滨医迎来康复人才培养新动能

发布者:康复社-李建 浏览次数:946 次 发布时间:2021-06-02

大学新生开学季,临沂市沂水县双胞胎考生庄旭杰、庄旭刚双双迈入滨州医学院,哥哥就读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弟弟主攻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谈及为何同时对康复类专业情有所钟?小哥俩的回答干脆直截:“我们的梦想都是学医,在这个前提下选择有发展前景、社会需求迫切的应用型专业。高考前不断有学长帮我们分析康复医学发展情况,还特别推荐了滨医等医学院校的特色专业,结果直接‘get’到我们了!”

  济南考生彭子嫣被打动的缘由则更有故事性。小彭儿时接受我国著名聋儿康复研究专家孙喜斌教授的康复治疗,今年4月,当她得知滨州医学院成为我省首家获批招收听障生的本科院校、而孙教授如今担任滨医特聘教授等一连串消息时,毅然放弃了其它学校,通过单考单招方式圆梦滨医。最让她欣喜的是,学校打破惯例,对听障生实施融合管理,让听障学生与普通学生一同上课、一同住宿,同时又在环境、资源、个别化学习辅导以及融合学习等方面提供完备的支持服务体系。这种特而不殊的培养方式让小彭不再担忧“被打入另册的尴尬”。

  这些被打动的案例并非个例。今年,滨州医学院康复类学生录取工作可谓“全面开花”。在录取的3100余名本科新生中,围绕“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布局的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特殊教育学、应用心理学、中医学、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假肢矫形工程等专业,共录取新生2100余名,占比达到近7成,录取分数均超过山东一本线,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率先在全国首批成立、旨在培养国家亟需康复治疗师和康复医师的康复医学院,录取新生210名,达到创办以来的最高峰值。同时,被称为“中国残疾人高等医学教育破冰者”的滨医,今年再添数项“破题之举”: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建设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成为全省唯一获批康复治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首次面向社会招收听障生即打破专业壁垒,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后,再度进行专业细化分类,开辟省内首个儿科学本科专业。

  “破题的前提是找准主题”,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车先礼认为,医学高等院校发展的主题,就是要紧扣“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国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本科的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主攻方向。作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滨医在办学传统、区位优势以及资源条件等方面,长期积淀了 “一优(临床医学)两特(康复医学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办学格局。进入新时期,滨医紧扣“大健康”理念,创建“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着力围绕“全生命周期、人群全覆盖、教育大融合”人才培养主线布局谋篇。“全生命周期”,指的是在体系架构上,要始终把握从出生到死亡、从受精卵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完整过程,考量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康复医学等学科专业的贯通与联系,探索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新途径;“人群全覆盖”,指的是在服务理念上,要面向残疾人、老年人、慢病和亚健康群体等一切有康复需求的人群,运用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和器械辅助等一系列手段,实施无缝隙生命关怀;“教育大融合”,指的是在培养模式上,要深化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模式探索,在康复与教育的互动融合中实现和谐发展。“这种全新的康复人才培养主线,归根结底要和全国全省对康复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定位相契合”,车先礼表示。

  据了解,目前我国康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康复人才总量严重短缺。按照国际配比标准测算,全国约需康复治疗师近40万人,实际却只有不到两万人;康复人员结构不合理。康复机构中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以及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学科与专业建设严重滞后。

  回应这一形势需要,滨州医学院的康复人才培养探索正在呈现实效。来自滨医康复医学院的数据显示,2015-2017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2018年64名毕业生中,12人考取省内外事业编制,40余名同学被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国家康复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滨州市人民医院、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等单位录用,7名同学继续读研深造,截止到今年7月,就业率高达89.1%,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这一全方位实践正在教育创新力、科研力和发展力等方面激发出更多新动能。7月,在第12届国际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大会国际大学生挑战赛上,5位滨医姑娘凭借《康复辅具服务云平台》设计项目,在全球15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优胜奖;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三位医生参加“全国首届康复护理技能大赛”(山东赛区)选拔赛,以明显优势拔得头筹,作为山东唯一代表队将参加“全国首届康复护理技能大赛”比赛;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名单发布,滨医康复类科研项目《生物活性脊髓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自噬功能损伤在链球菌肽聚糖多糖诱导TLR2缺陷小鼠中耳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榜上有名,学校康复类课题项目数量不断攀升,达到总课题量的二成;新学期伊始,滨医即加紧拟定康复类卓越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启动康复类卓越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全面对接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方向)专业世界物理治疗联盟国际认证工作,在康复教育教学国际化和标准化建设上迈出关键性一步。

  当前,山东省正在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着力实施“健康山东”发展规划。在车先礼眼中,这正是滨医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的最好机遇,“以康复人才培养新动能,助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滨医大有可为。下一步滨州医学院将加快构建与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相适应的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实现良性互动,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0
电话:4009913336